世识
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企业投资智利:公司并购、合规要点与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

来源:投资

涉及地区:智利

近年来,智利作为拉丁美洲最稳定、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投资目光。其在矿业、能源、基础设施及科技等领域的潜力巨大,然而,当地的公司法、并购规则、外汇及税务制度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在尊重当地法律框架的前提下,安全、高效地完成投资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智利的公司并购主要受《股份有限公司法》(Ley de Sociedades Anónimas Nr. 18.046)及其配套法规管辖,整体法律体系深受美国商法实践影响,诸如尽职调查、股东协议、意向书等环节与中国投资者熟悉的国际惯例较为接近。外资在智利享受与本国投资者同等的待遇,原则上交易无需政府审批,但资金的进出须遵守外汇管制规定。

【Lawshi专业解读】

智利法律赋予交易双方高度的意思自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当地强制性规定。例如,公司资产处置超过50%、合并或增资等重大决策,必须经持有至少三分之二股份的股东批准,少数股东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行使退出权。

在交易结构的选择上,中国企业常见的方式包括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与公司合并。每种方式各有利弊:股权收购操作简便,但将继承目标公司所有历史负债;资产收购可精选优质资产、隔离风险,但涉及资产过户与重命名,程序较为繁琐;合并则适用于资源整合,但需经严格的股东会决议及法定公告程序。

【Lawshi实务提示】

尽职调查是智利并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其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到交易的成败。除了常规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知识产权、不动产权利、劳动关系、环保合规及未决诉讼外,投资者应特别关注:目标公司合同中的“控制权变更”条款、政府许可的可持续性、水权等特殊资产的权属完整性,以及养老金、医疗保险等长期雇员福利可能带来的隐性负债。

意向书或谅解备忘录在智利虽不直接强制缔约,但受“诚实信用原则”约束。若一方无正当理由恶意中断谈判,导致对方产生信赖损失,可能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此,在文件起草时明确其“非约束性”性质及例外条款,至关重要。

【Lawshi专属服务】

Lawshi凭借对中智两国商业文化与法律环境的深刻理解,可为客户提供从交易结构设计、尽职调查、合同谈判到交割后整合的全流程服务。我们尤其擅长在尊重本地规则的同时,嵌入符合中国企业治理习惯的保护性条款,确保投资安全与运营顺畅。

并购协议中的陈述与保证条款、交割条件、赔偿机制及争议解决方式,是保护买方利益的核心。智利实践中,卖方通常需就公司的合法存续、股权清晰、财务真实、税务合规、劳动无争议、资产无负担等做出全面保证。买方可通过设置价款托管、赔偿上限与时效、以及优先选择仲裁而非诉讼等方式,有效管控交割后风险。

【Lawshi专业解读】

智利自2016年起实施了新的并购控制制度,符合“集中行为”定义且达到一定营业额门槛的交易,必须事前向国家经济检察官办公室(FNE)进行强制性申报,并在获得批准前暂停实施。中国企业若在相关行业(如能源、通信、零售等)进行收购,务必提前进行反垄断评估。

在税务方面,资本利得在智利被视为源自当地的收入,需缴纳第一类别税(公司税,目前25%,逐步增至27%)和35%的预提税。2017年后,公司可在“归属所得税制”与“部分整合制”之间进行选择,这对股息汇出及最终税负产生直接影响。此外,若交易涉及收购拥有智利底层资产的外国公司股权,可能触发针对间接转让的征税规则。

【Lawshi实务提示】

智利设有两种主要的外资进入机制:一是依据《外国投资法》,投资额超过500万美元者可获得投资促进局核发的证书,享有资本货物进口增值税豁免、资本利润自由汇出等权利;二是通过智利中央银行《外汇通则》第十四章进行登记,手续更为简便,适用于1万美元以上的各类资本流入。企业应根据投资规模、行业与长期规划,选择最适合的路径。

智利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的投资不仅依赖于商业判断,更建立在充分的法律尽职调查、严谨的合同条款设计以及对当地监管环境的持续合规之上。 Lawshi律师事务所凭借丰富的跨境项目经验与扎实的智利法律实务能力,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智利最可信赖的法律伙伴,为您的出海征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