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贸易救济措施执行过程中,规避行为已成为各国海关和贸易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秘鲁法律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下的规避行为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建立了相应的调查机制。理解这些规则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要求,对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至关重要。

规避行为的法定类型与认定标准
秘鲁法律将规避行为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从受措施制约的国家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通过第三国转运受措施约束的产品;对产品进行非实质性改动以改变税号归类;以及通过销售渠道重组利用个别生产商的低税率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征是其可能削弱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
【Lawshi专业解读】
秘鲁对规避行为的认定不仅关注形式要件,更注重实质效果。即使贸易模式发生改变,只要存在充分的经济合理性,就不必然构成规避。企业应注重保留能够证明商业行为合理性的证据材料。
调查启动的申请要件与证据标准
利益相关方申请启动反规避调查时,需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包括规避行为的具体描述、贸易流向变化的证据,以及该行为对救济措施效果的负面影响证明。在反倾销规避案件中,还需要提供涉案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出口的证据。
调查程序的时间框架与关键节点
反规避调查程序通常持续12个月,包括6个月(可延长至9个月)的证据收集期。调查机构将在证据收集结束后30天内公布基本事实文件,相关方可在15天内提交评论意见。最终裁决应在评议期结束后25个工作日内作出。
【Lawshi实务提示】
调查期间,海关可能要求进口商提供银行保函作为担保。企业应提前评估担保成本,并在调查结束后及时申请解除担保。建议在业务往来中完善供应链文档管理,确保能够快速响应调查要求。
担保要求的适用与解除机制
在调查启动60天后,当局可要求进口商提供税款担保。这一措施旨在防止调查期间规避行为继续造成损害。若最终裁定不存在规避,担保将予以解除。
上诉程序与司法救济途径
对最终裁决不服的相关方可在15个工作日内提起上诉。案件将移交至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的专门法庭审理,上诉程序通常不超过4个月。
【Lawshi专属服务】
Lawshi可为客户提供反规避调查全流程法律服务,包括前期合规评估、调查应对策略制定、担保申请与解除、以及上诉程序代理。我们特别注重帮助企业建立规避风险防范体系,降低贸易救济措施适用不确定性带来的商业风险。
秘鲁反规避制度体现了其在维护贸易救济措施有效性方面的坚定立场。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合规审查机制,确保业务模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在面临调查时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2025年最新更新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4月9日 | 审核:Lawshi法律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秘鲁在反规避调查实践和区域合作方面呈现出新趋势。2023年6月,秘鲁当局对中国产拉链及零件发起了反规避调查,并于同年7月实施了最终措施,这表明秘鲁正积极利用此类措施应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规避行为。同时,根据《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双方建立了更高效的沟通渠道,2025年3月举行的中秘经贸混委会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的程序,旨在共同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这为企业在面对调查时提供了更清晰的规则框架。
同时,秘鲁在2025年进一步优化了反规避调查的程序效率和透明度。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INDECOPI)启用了新的电子提交系统,允许利益相关方在线提交证据和评论,基本事实文件的发布和评议期限严格遵循三十日和十五日的规范。此外,秘鲁海关(SUNAT)加强了对原产地证书的审核,特别关注通过第三国转运的涉案产品,并要求进口商提供更详细的供应链信息。建议企业密切关注秘鲁官方日报《秘鲁人报》的公告,并充分利用听证会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